我的工作里程碑
Posted On 2008年10月22日 星期三 at by Timothy第一階段:企劃
話說初生之犢不畏虎,快速了解公司營運狀況後,便針對兩個部門整合行銷提出了Web2.0的線上活動企畫,也獲得老闆的讚賞。然而後來沒有執行的原因,除了老闆考量公司營運能量的問題,把它放在明年…或者是後年的計畫。
第二階段:教材設計師
到職的第三個月,我的師父離開了,從此我正式接手學習網的運作、品管課程開發工作。此時的我對數位學習領域有更完整的認識,不管在B2B企業導入議題、B2C開放式學習網經營,數位學習教材設計標準,都有近一步的涉獵。為了證明學習的成果,我參加了經濟部資訊人員專業認證考試,順利取得數位教材設計專業人員證照。
第三階段:課程導入
2008年一月,為了拓展學習網的服務能量,引進課程是必要工作。而在公司政策指導之下,以「身心靈」課程為學習網定位增加課程。感謝中華民國健身運動協會黃秘書長的協助,提供50門以上的健身運動課程,以及來自其他單位共50門以上的課程,為學習網的總課程數從170拉抬至283門課程,並且持續增加中。此外,卓越品質管理系列課程B2B的銷售成績上,在2008第一季,達成100萬元的績效。
第四階段:認證
截至目前為止,都是在做打底、厚植實力的工作。為強化學習網整體機制功能完善程度,須透過評鑑來提升流程系統的完整性,因此此階段正式向老闆提出參加認證的計畫。在獲得授權成為專案經理之後,一連串的跨部門會議、網站功能修正會議、使用者易用度測試、營運流程圖規劃,在九月初通過數位學習國家型計畫-數位學習服務品質A級認證,。
第五階段:行銷
好產品要有好的銷售成績支持,才有更進一步發展的機會。在此階段,首先以使用習慣調查開始行銷研究,找出運作上的盲點;接下來要透過網路活動體驗行銷,增加使用者認識學習網內涵。在此同時,點數銷售的超商與線上通路合作案、LMS企業租賃方案紛紛展開,工作的複雜程度增加了。然而,工作的複雜度與模糊度是對自己最好的考驗,還是把重心放在網路行銷上吧!
結語:為什麼會POST這篇東西,無非是做為自我鼓勵、行銷自己,或許工作上有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,太多的抱怨無濟於事。如果真的想要有所改變、找到出路,就從現在正在做的事情上,做到最好,這樣,機會就會自動找上你了。
社群式學習讓你不再是獨學而無友
Posted On at by Timothy《禮記,學記》有段話這樣說:「獨學而無友,則孤陋而寡聞。」意思是如果學習的過程中缺少與其他學習者之間的切磋交流,會導致個人的見識狹隘、目光短淺,一個善於學習的人,會重視共同學習的夥伴,透過互動交流,獲得更多寶貴知識。在實體學習中是如此,在數位學習中更是如此。在1.0的時代,數位學習平台媒合了「學習者」與「數位內容」,平台的角色著重於學習服務的傳遞,在2.0的時代,數位學習平台媒合了「學習者」與「全世界的學習者」,強調的是學習的互動層次。
數位學習大師Jay Cross認為,知識工作者的創造價值的過程,是在一個可以協同合作、解決問題、分享知識、互相學習、互相幫助、教學相長、討論辯論、建立社群、遇見學習者的環境中發生,他將這個環境稱做為「Learnscape」,這個環境不僅指著現代工作者的工作進行方式,同時也指著我們工作情境中的學習過程。的確,我們透過數位學習獲得工作上的相關技能,或是透過維基百科、Google蒐集工作上所需的情報,甚至是透過線上的即時互動,解決下一刻開會所需資料的燃眉之急。
知名的數位學習領域專家Rosenberg在ASTD2008研討會,以「Beyond E-Learning」為題,提出數位學習作為績效支援(Performance Support)的看法,指出了數位學習在不同層次的運用。過去的數位學習層次著重於訓練(Training)、知識管理(Knowledge Management),如今進一步延伸到績效支援的層次,強調的是工作中即時地取得資訊、解決問題的過程。
從此數位學習所談論的不再侷限於技術與規範,在2.0成為流行詞彙的此時,關注的焦點轉向了學習者,與置身於數位社會網絡(Social Network)的我們,如何透過學習者彼此之間的互動,作為多元的學習資源、解決問題的工具,過程之中不知不覺地將知識內化的學習歷程。當數位學習關注在社會學習(Social learning)的面向,有人說這是數位學習2.0,或網路知識社群,我們也可以說,這是「社群式學習」。
這個概念其實行之有年,但是數位學習公司TechEmpower的CEO--Tony Karrer認為,以社會學習為議題的創新網路服務仍不斷衍生,創造內容的嶄新模式也不斷研發。例如,國外網站Cramster、Campusbug同時提供正式與非正式學習途徑,學習者可以選購傳統單向教學的數位學習課程,另外學習者擁有個人部落格,可以張貼個人作業、尋求最佳解答、結交同好朋友。語言學習方面,例如Englishtown、italki可以結識英語、甚至不同語言交換學習夥伴。在國內,iPortolio網、wiwi商職網,以「立體履歷」的概念結合數位學習學習歷程紀錄、知識家問答的社群互動功能,將個人過去、現在,以及持續學習的記錄,作為求職面試的具體憑據。
過去數位學習較關注技術層面,如教材標準、學習管理平台(LMS),強調學習服務的傳播;為了解決教材無法重複利用的問題,將學習平台區分出數位內容管理系統(LCMS),在知識數位化的環境中,對知識進行累積、分類、萃取,解析出學習者所需要的解決方案,都只能說是數位學習的初步運用。如今,我們將關注的重點,將學習者擺在整個環節的中心,關注在營造學習場域,從做中學,進而解決問題,內化知識。更重要的是,學習者透過開放式的環境,將互動的觸角從老師、課堂,延伸到整個學習網絡,讓原有數位學習關懷的層面,增加更多元的面向,也讓我們得以進一步思考,滿足數位學習服務的各種需求。
(本文發表於能嘉數位科技網站)